• 学校官网 | 教学节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师教育 »  正文 »  正文
  • 2022
  • 06-01
  • 14:21
  • 教务处
  • 作者:
  • 访问量
  • 字体

贵州师范学院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基本要求(试行)

贵州师范学院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基本要求(试行)

贵师院发【2021】46号

为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使师范生熟练掌握教师教育实践知识与技能,完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高等师范学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结合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以及贵州师范学院自身的条件,制定《贵州师范学院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本《要求》把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技能分为通识教育技能、教学设计与实施技能、组织与管理技能、教师专业发展技能四个部分,具体包括31项技能。

一、基本理念

(一)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是教师实践技能训练的基本理念。一是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育人为本,指培养师范生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浓厚的教育情怀,具有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意识,养成自觉加强技能训练的习惯,引导师范生成长为合格的人民教师。二是未来教师工作过程中的育人为本,作为未来教师,师范生要基于育人为本的理念,具有把职前技能训练与职后教书育人以及专业发展有机衔接起来的意识,明确当下职业技能训练在未来教书育人以及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奠基作用,并努力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二)德能兼修

德是为师的基础,能是为师的关键。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需融入道德元素,让道德既能成为技能训练的基础,也能引领技能训练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一是道德素养与教师教育技能同为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两者相辅相成,铸就教师职业的基本标识,因此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需重视德能兼修。二是秉持“课程思政”之理念,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融入现代思想道德元素,让道德浸润师范生实践技能训练的全过程,让技能训练成为道德功能发挥的载体。

(三)实践导向

教育实践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最终归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需以实践为导向。一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需重视对职业技能的整体把握,也需重视对职业技能的分解,提升训练的实效。二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有机融于见习、实习与研习等环节中,在教育实践中体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于师范生成长的必要性,以实践促练习。

(四)持续提升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要秉持终身发展的理念,明确职前教育在教师职业终身发展过程的基础作用。一是职前教师技能训练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不断线,逐步提升。二是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要结合职前技能训练的实际以及工作的实际需要,根据教师工作岗位的需要持续提升并拓展自己的职业技能,以不断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给教师职业带来的持续挑战。

二、通识教育技能

()口语表达技能

1.讲普通话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了解普通话的历史沿革与推广价值,以及国家普通话推广的政策与任务。

②了解发音器官与发音部位,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掌握好《汉语拼音方案》,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变调、轻声与儿化等。

③熟练掌握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及其所组成词语的标准读音,学习《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能直呼音节,正确拼写汉语词语。

④按照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等文件要求,理科生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文科生达到二级甲等标准。

⑤了解本地盲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别和对应规律,能进行方音辨正;了解本地方言的词汇、语法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能进行本地方言词汇、语法辨正。

【训练建议】

①开设普通话课程,配备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乙等及以上的教师作为普通话课程教师;成立普通话教学与研究团队,负责普通话研究、教学与推广工作。

②开发或购买普通话学习纸质与电子资源,完善普通话训练与模拟测试中心,并要求学生利用相关资源与平台进行普通话训练,做好训练记录。

③建立常态运行的普通话学习与交流平台或社团,积极探索“导生制”,由普通话达标或者优秀的师范生带领未达标的师范生学习普通话。

④对师范专业新生进行普通话摸底测试,根据其普通话基础开展分层教学。普通话已通过测试的学生,做好后续巩固与提升工作。

【考核形式】

①普通话课程评价达到“合格”或“及格”水平。

②参加普通话等级测试,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原则上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达到二级甲等)。

2.教师口语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掌握常用教育教学用语,熟练运用复述、描述、评述等教学技能和说理疏导、谈心等教育技能。

②有较强的朗读、讲演和讲话能力,能随机应变,实际情景中能辅之以适当的手势、表情、姿态。

③口语表达做到清晰、正确、得体,能准确表达含义与思想情感。

【训练建议】

①创造条件,开设“教师口语”课程,建成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②购置或制作教师口语音像资料,供课堂教学或师范生自主练习所用。

③引导师范生创建教师口语的相关社团,建设教师口语练习场所。

④举办相关的朗诵、讲演、辩论等比赛,营造重视教师口语的文化氛围。

⑤授课教师重视口语表达的科学性、思想性与流畅性;把教师口语作为教育见习、研习与实习的考核指标。

【考核形式】

①“教师口语”教师对组织课程考核,达到“合格”或“及格”标准。

②实习指导老师对师范生实习过程中的口语进行评价。

(二)书面表达技能

1.学科知识表达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能用学科术语准确表达学科知识的概念、定义、原理和规律。

②具有学科发展意识,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及其新术语。

③能在见习、实习与研习中能正确、科学表达学科知识与技能。

【训练建议】

①专业教师在授课、学习任务布置及批改过程中培养学科知识表达能力。

②在见习、研习、实习和学科作业等过程中规范使用学科术语。

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学科知识表达能力的训练,把学科知识表达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指标。

【考核形式】

①专业课教师把学科知识的书面表达技能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指标。

②学科知识竞赛或教学技能大赛中把学科知识表达作为考核指标。

③毕业论文(设计)、见习与实习材料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文字材料中把学科知识表达作为考核指标。

2.常用文体表达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认识并理解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申请材料、调查报告与各类信函等教师常用文体的种类及其特点,掌握其写作规范及技巧。

②认识并理解常用公文的功能及其特点,掌握通知、通告、请示、报告、申请书与会议纪要等常用公文的写作技巧。

③文体写作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语句通顺和格式规范。

【训练建议】

①开设教师常用文体写作的相关课程,并给师范生提供有关常用文体写作技能的学习资源。

②各任课教师或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师范生需要写作的常用文体严格要求,促进学生常用文体写作水平的提升。

【考核形式】

①要求学生在相关课程的期中与期末考核时至少提交通知、通报、通告、请示、报告、申请书等公文共计3-10份。

②师范生的实习总结材料中需包括实习计划1份、实习总结报告1份。

(三)文字书写技能

1.毛笔书写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了解毛笔书法发展的历史,掌握并学会毛笔的执笔与运笔方法。

②建立健全毛笔字训练场所,掌握毛笔楷书、行书的笔画、结构、章法特点和书写技巧。

③学习经典书法临摹,积极尝试书法创作。

训练建议

①开设毛笔书法课程,通过书法教学和在线毛笔书法学习资源,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毛笔书写知识和技巧。

②采用观察、临摹、练习等形式学习毛笔书写,临摹经典楷书、行书字帖,按规定内容书写完整的作品。

③创造条件举办毛笔书法比赛,营造重视毛笔书写的氛围。

考核形式

①任课老师对学生毛笔字作品进行内体差异内评价,考核师范生毛笔字书写技能的进步情况。

②期中与期末分别提交1幅正楷的毛笔字作品,由授课老师评分。

2.硬笔书写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认识硬笔书法对于基础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掌握硬笔的书写技巧。

②学会硬笔的执笔、运笔方法;掌握楷书与行书的笔画特点与书写规律。

③具有指导中学生写好硬笔字的常识与技能,以及书法创作意识。

训练方式

①通过硬笔书法课程、在线书法资源的学习,使师范生掌握硬笔书写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②以观察、临摹、练习形式等进行硬笔书写训练,做到笔画、结构、排篇布局合理。

③创造条件举办硬笔书法比赛,营造重视硬笔书写的文化氛围。

考核形式

①任课老师对师范生的硬笔字作品进行个体内差异评价。

②期初、期中与期末分别提交1幅硬笔字正楷作品,由授课老师或团队评分。

③尝试制定师范生硬笔字考核标准,作为师范生毕业考核的基本条件。

3.粉笔书写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掌握粉笔的书写技巧和章法特点,能达到教师职业对书写的基本要求。

②掌握粉笔执笔、运笔方法;书写流畅、规范,速度适中;

③熟悉粉笔书写特点、结构与布局,能结合学科教学合理进行板书设计。

训练方式

①通过大学书法课程教学、各学科课程教师上课示范、自学在线辅导资源及同学之间交流,掌握粉笔书写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②利用小黑板、教室黑板,在课余时间练习粉笔字。

③举办粉笔字的相关比赛,以赛提升学生对粉笔字的重视以及书写水平。

考核形式

①任课老师对学生粉笔字作品进行个体内差异评价,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小组内部交流评价。

②建立学生粉笔字考核标准,探索较为固定的粉笔字练习时间与考核时间。

③提交3幅规范的粉笔字书写作品的照片。

(四)教学媒体使用技能

1.教学软件编制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了解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之间的互助关系,具备基本的教育信息化意识。

②了解教学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与功能。掌握微课制作、PPT制作、音频视频制作的技能,学会对常规网络教学软件的编制与使用,能利用在线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③能在实习过程中有效编制并使用教学软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训练方式

①开设计算机与教学软件相关的课程,把微课、慕课制作等内容融入其中。

②为学生提供教学软件制作的学习平台及素材;举办教学软件制作大赛或者把教学软件制作作为教学技能大赛的内容。

③学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学科教学法课程学习中尝试编制教学软件。实习试讲、考核以及毕业论文开题与答辩等过程中把教学软件作为考核指标。

④成立教学软件制作社团或把教学软件制作作为相关社团的核心内容。

考核形式

①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1-2节微课制作,能把微课融于课堂教学设计中。

②根据见习、研习与实习内容制作1-2节课或1-2个主题的PPT,并由相关教师对其进行指导性评分。

③要求教师在学生平时作业或期末考察中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把教学软件使用作为考核的指标。

2.互联网应用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了解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种类、来源与检索方式。

②掌握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快速筛选有价值资源的技术。

③掌握有效的文献阅读与使用技术,并能把网络资源与教育教学有效结合。

④掌握新媒体使用技术,能在教育教学中合理使用新媒体技能。

训练方式

①开设网络文献检索、辨别、使用以及新媒体使用的相关课程。

②为师范生提供文献检索、辨别与使用的网络课程资源。

③在师范生学习、作业布置过程中尽可能使用网络资源。

④在见习、研习、实习、论文写作等过程中使用网络文献资源。

考核形式

①任课教师编制操作性较强的试题对师范生进行网络资源应用考核。

②毕业论文、学生作业以及课题研究中把网络资源使用作为考核指标。

③以学生团队为单位,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模拟教育教学工作1次以上。

(五)教学资源开发技能

1.简易教具制作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了解简易教具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掌握常规教具制作方法。

②能结合实习与研习内容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制作简易教具。

训练方式

①对应中学学科开设教具制作课程,或在别的课程中融入教具制作内容。

②免费为学生提供教具制作的学习视频或音像资料。

③把教具制作与手工、创新创业等课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项目研究、比赛等形式提升教具制作意识和能力。

④尝试成立师范生教具制作社团,以社团促进教具制作文化氛围的形成。

考核形式

①完成并提交1-2个教具(或图片),并写出自己设计该教具的缘由与适用环境、领域或功能。

②教具制作任务也可以体现在实习总结材料中。

2.简笔画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掌握简笔画的基本技法。

②能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画简笔画。

训练方式

①查阅相关资料,认识简笔画对于教师工作的意义;

②查阅资料或搜集相关的简笔画练习视频。

③自主安排时间,在黑板上自主练习。

考核形式

①学生小组内部评价,或者由学院组织人员进行考核;

②考核内容为学生画2幅及以上的简笔画。

3.课程资源开发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了解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掌握课程开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②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制定一份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③能结合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研学等实际需求,开发相应的课程。

训练方式

①在教育学、学科教学论等课程中突出“校本课程”开发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②学校、学院或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搜集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学习资源,并加强研读。

考核形式

①教育学等课程任课教师把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融入课程考核中进行考核。

②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对当前基础教育的了解,尝试撰写一份课程开发方案。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技能

(一)教学理解与设计技能

1.课程标准理解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厘清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

②熟悉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建议与评价建议等,并能理解单个阶段的目标、内容与其他阶段目标、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

训练方式

①搜集专业对应的中学学科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理解课程标准。

②为学生举办课程标准相关的专题讲座,或提供相应的网络课程。

③引导师范生阅读3-5本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书籍,提升课程素养。

考核形式】

①把课程标准理解作为学科教学法课程的考核内容。

②撰写1份对对应专业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材料1份。

2.教材解读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熟悉本科专业对应的中学教科书,同时了解小学阶段的教科书。

②理解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内容模块、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考核方式等。

③理解与本专业对应的中学学科内容体系,以及各年级内容之间的关系。

训练方式

①把教材解读融于学科教学法课程中,结合教学设计的要领理解课程。

②为师范生提供地方正在使用的中学学科教材(含纸质版与电子版)。

③为学生提供教材解析的纸质与电子资料,以任务驱动督促学生研读教材。

考核形式

①师范生提交与本专业对应的中学学科教材的学习心得,其中包括各学期或学年的总体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简况以及学习方式与策略等内容,且能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验在课堂上分享。

②选择与专业对应的实习期间会用到的教科书,研究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并撰写1份学习报告。

3.课堂教学设计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能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师范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能把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教育有机融于教学设计中。

②能以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基础,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③能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④能根据学情与教学目标以及内容等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选择体现学科特点与内容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⑤掌握教案的基本形式,能编写出完整的教学方案,科学做好板书设计。

【训练方式

①以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与微格教学等课程为学习与训练载体,系统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熟悉教学设计基本要领。

②通过网络学习和文本学习,剖析中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对案例进行研讨,通过讨论、赏析、借鉴、评价等方式,掌握学科教学设计理论知识与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

③在教师的辅导下,集中或分散安排学生进行多个课程单元的教学设计练习,引导学生完成多个不同教学主题的教学设计方案。

④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方案展示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说课方式对教案的设计理念和思路进行说明,开展教师点评和师范生互评教学设计方案的活动。

⑤在学科教学设计知识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代表性的教学设计理论书籍,提升教学设计的专业素养。

⑥积极拓展学生暑期社会支教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⑦实行实习双导师制,指导学生做好实习前的教案撰写训练及实习期间的教案编写工作。

考核形式

①实习前学生根据预期实习内容提交1份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②实习总结材料提价1-2份经应用并修改的自己最满意的教学设计方案。

4.学习任务设计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掌握师范生学习任务设计的基本常识与技能。

②能根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设计学习任务。

③能对他人的学习任务设计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训练方式

①通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学生学习任务设计的基本常识与技巧。通过观摩与听讲座等学习他人的学习任务设计技巧。

②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学习内容的实际情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模拟设计学习任务。

③在实习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特点,科学设计学习任务(作业)。

考核形式

①在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考核中融入学习任务设计的内容。

②实习前结合教案及模拟试讲的内容设计学习任务。

③实习总结材料中需包括学习任务设计及其实施的相关材料。

()教学组织与实施技能

1.课堂教学组织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口语表达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设疑与提问技能、启发诱导技能、课堂沟通技能、板书表达技能、教学体态语言表达技能、课堂总结技能、课后小结技能以及作业布置技能。

②能围绕课堂教学目标采用适合师范生学习特点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与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③掌握现代教学媒体操作技能,能将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了解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并能结合实际对课堂教学进行探索性改革。

④掌握课后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的方法。

训练方式

①通过教师教育系列课程学习和训练,掌握中学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深入理解学科课程体系及其内容;通过其他相关课程学习,提升学生课堂教学组织的综合素养。

②采用集中与分散,自学与教师指导等形式,组织观摩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录像,熟悉教师组织与推进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要领、方法和技能,并以小组形式交流学习心得。

③在学科教学论学习阶段,至少用一至两周时间,组织师范生到中小学课堂进行观摩见习,了解中小学课堂的现状,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安排中小学教师给师范生授课,进行现场指导,提高见习效果。

④结合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有计划地集中安排学生进行模拟教学训练和说课训练,并适当邀请中小学教师参与听课和评课指导。

⑤试行推荐师范生课外兼做中小学教师助手的制度,协助中小学教师批改作业或辅导答疑等,提升课堂教学实施能力。

考核形式

①实习前师范生需观摩优秀的课堂教学视频,在导师指导下对视频课进行解读与分析,并撰写1-2次课的分析报告。

②实习前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1-4节课的教案,并附上指导教师对教案文本的指导记录,以及师范生模拟试讲的反思,实习小组成员听课的建议等。

③实习总结材料中,师范生提交2-5节课的经修改的教案,并附上该教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反馈情况以及后续的改进措施。

2.学科课外活动组织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能理清学科课外活动与学科课堂教学之间的支撑与互补关系。

②掌握学科课外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③掌握学科课外活动的主要策略与方法,能在实习期间组织学科课外活动。

训练方式

①学科教学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师范生进行学科课外活动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以及课外活动设计方案撰写的训练。

②提供优秀学科课外活动设计与实践的范例与视频,供师范生观看与讨论。

③实习导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求师范生组织开展真实的学科课外活动,并指导师范生反思与改进。

考核形式

①学科教学法课程教授过程中,要求师范生撰写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1-2个学科课外教学活动方案,且师范生能采用说课的形式把自己设计的学科课外教学活动设计展示给老师与同学。

②实习总结材料需包括1-2个实践过的,并附有实践反思材料的学科课外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的案例。

()课堂教学评价技能

1.教师课堂评价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与框架,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作业布置等。

②能依托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框架客观评价自己的课堂或他人的课堂。

③能把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或改进有机衔接起来。

训练方式

①在教育学、教学法等课程中系统讲解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或开设教育教学评价的相关课程。

②远程观摩或参与中学教师优质课,并在导师指导下尝试开展评价。

③在实习试讲或实习过程中尝试对自己、同行的课堂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策略和措施。

考核形式

①实习前期提交1-2份对他人课堂(含同学试讲)进行评价的相关材料。

②实习材料中包括1-2节对实习学校教师的优质课进行评价的材料。

2.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理解教学评价与教育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掌握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程序与方法。

②掌握课堂观察、提问、作业批改、以及评价语言使用等方面的技术与艺术。

③能设计评价工具对中学生的课堂教学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训练方式

①开设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课程或者把教学评价融于《教育学》、《微格教学》等课程中。

②观摩优质课堂教学视频、同步直播课堂或深入中学课堂听课,尝试对教师采用的评价策略与方法进行评价。

③在教案撰写过程中科学设计评价方法,能课堂教学实践中随机应变。

考核形式

①提交1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②教学设计中需包括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预设,教学反思材料中需对评价方法进行反思。

四、组织与管理技能

(一)班级组织与管理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明确班主任的工作定位与素质要求。

②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与常用方法。

③掌握师范生操行评定的基本策略、方法以及语言表达技巧。

④掌握良好班级体建设的基本方法。

训练方式

①通过心理学、教育学与班级管理等相关课程学习,明确班主任工作的定位、基本素养和班主任工作的常用方法。

②聘请优秀的中学班主任分享自己的经历与经验,或为师范生提供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的相关视频。

③要求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担任班主任或班主任助理。

考核形式

①实习前提交1份模拟的班主任工作计划。

②实习总结材料中需包括实习班主任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各1份。

(二)课外活动组织技能

1.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掌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的相关知识与技术。

②能根据实际撰写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③能结合国家政策、学校的条件与社区环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训练方式

①在教育学、班级管理与师德建设等课程中融入社会实践的知识与技能。

②通过学校团委、学工部以及教学单位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师范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体验。

③为学生提供有关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讲座或自主学习资料,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素养。

④实习导师指导实习生结合实习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考核形式

①教育学、班级管理与师德等课程考核中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的知识与技能。

②实习前学生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或见习经历撰写1份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③实习总结材料中需包括1份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及实施的总结材料。

2.科技、文体活动组织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具有组织中学生开展校园科技、文体等校园活动的意识。

②能根据中学生的特点与学校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展校园科技、文体等活动。

训练方式

①为师范生提供科普、文体等相关的学习资源。

②组织师范生创造条件举办或参与基础教育学校的科普、文体等活动。

③积极参与实习学校的科技与文体活动,并撰写反思材料。

考核形式

①提交1-2份参与校园科技、文体等活动的心得。

②提交1-2份校园科技、文体等校园科技人文体育活动方案。

(三)沟通技能

1.与同行、家庭与社区沟通的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掌握与同行沟通的知识与技能。

②掌握与家长沟通的知识与技能。

③掌握与社区沟通的知识和技能。

训练方式

①在教师教育课程中有机融入沟通与协调的知识与技能。

②为师范生提供关于人际沟通与协调的在线学习资源以及纸质图书资源。

③聘请相关专家开展沟通与协调技能的相关讲座。

考核方式

①实习总结材料中需提交1份在实习过程中与同行、家长或社区沟通成功的经验或失败教训,并附反思内容。

2.与中学生沟通的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具有主动与中学生沟通的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培养沟通能力。

②掌握与中学生沟通的技能和技巧,并在实践中基于中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适当的沟通方式。

③力争能做中学生的倾诉与交流对象,师生之间相互信任。

训练方式

①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意识、基本策略与方法。

②聘请优秀的教师分享自己与中学生沟通的经验和教训。

③引导师范生回溯与反思自己学习经历中与老师沟通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考核方式

①在教师教育相关课程考核中融入与师范生沟通的相关内容。

②结合自己的理解、学生与实习经历,撰写1份与中学生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四)学生教育技能

1.学生成长指导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具有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能对中学生成长进行客观评价。

②掌握指导中学生成长的理念、知识与技术,能指导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训练方式

①在教育学、心理学、班级管理以及生涯规划等课程中有机融入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理念、知识与技能。

②为学生提供基础教育教师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案例或讲座。

③聘请一线优秀教师现场分享自己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案例。

考核方式

①在相关理论课程考核中有机融入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知识与技术。

②实习前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或见习经历撰写1份学困生转化的模拟方案。

③实习总结材料中提交1份实习期间指导中学生成长的案例或故事。

2.心理辅导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认识心理辅导对于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具备中学生心理辅导意识。

②掌握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及相应问题解决的技能。

③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

训练方式

①通过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学习让师范生认识到心理辅导在教师工作中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其进行心理辅导的意识。

②为师范生提供心理辅导的相关学习资源与实践案例。

③聘请基础教育的教师分享自己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经验。

考核方式

①在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考核中融入心理辅导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②实习总结材料中需包括实习期间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案例。

3.偶发事件处理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了解偶发事件的含义及其特征,以及其合理处理对中学生成长的意义。

②掌握偶发事件处理的基本常识与技巧。

训练方式

①通过班级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认识偶发事件的内涵与外延。

②为师范生提供偶发事件处理的相关在线学习资源,或聘请一线教师分享自己处理偶发事件的经验。

③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或见习经历撰写偶发事件的模拟处理方案。

考核方式

①师范生基于自己的学习与体验,撰写1份处理学校常见偶发事件的方案。

②提交1份实习过程中参与处理或听说的实习学校处理偶发事件的案例。

五、教师专业发展技能

()教育教学反思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认识教育教学反思的价值和意义,能从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教育目标、教育价值、教师成长、教师成就、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班级管理等维度进行教育教学反思。

②掌握自我质疑、教学诊断、交流研讨、总结记录等反思方法。

③学会撰写教育教学、教育叙事、教学日记、教学札记等方面的反思材料。

训练方式

①通过对教师教育系列课程及其它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引导师范生明确教育教学反思是什么,为何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以及怎样进行教育教学反思。

②引导师范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经历,并尝试提出补救措施。

③引导师范生对自己的见习、研习与实习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方略。

考核方式

①学生每学期提交1份学习总结与反思材料。

②提交1份实习反思总结或者含有反思内容的实习总结材料。

()教育教学研究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认识教育教学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了解教育改革与研究的动态。

②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原理、方式与方法,能以学生成长为本,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研究。

③掌握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包括论文、教育案例、故事与研究报告等。

训练方式

①教师教育系列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教育教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②为学生提供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案例,供其模仿学习。

③邀请基础教育一线教学名师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经验。

④为学生搭建相应的研究平台,鼓励学生申报与教师教育相关的研究课题。利用到中小学研习与实习的机会,参与实习学校或社区的教育课题研究。

考核方式

①学生学习或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心得1-2份。

②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并附上教师的指导记录。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技能

目标与要求

①认识生涯规划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规律。

②学会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

训练方式

①通过相关课程学习,认识专业发展对于教师成长的意义。

②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积极宣传介绍优秀毕业生的成长经历

③请一线专家做专业成长报告,相关教师负责做好专业发展指导工作。

考核方式

①大一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提交1份师范生专业学习规划。

②师范生实习结束后提交1份未来专业成长规划。

六、执行说明

1.《贵州师范学院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基本要求(试行)》是我校相关院系开展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训练的行动指南,各二级学院及培养单位在该《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自制具有自身专业特点的方案,灵活实施。

2.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练习的效果,各师范专业负责人组成技能训练指导与考核团队,定期对各师范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情况进行考核。各学院组建师范生技能训练的学生团队,(每团队10人左右,全面覆盖所有学生,鼓励建立跨年级团队)负责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