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贵阳人正常的工作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一辆辆应急车辆呼啸而过,一队队人马集结而上,一声声“加油”四处响起。贵阳从上至下,闻令而动,吹响“抗疫”集结号。在抗疫一线,有一支来自贵州师范学院实习生的志愿者队伍,在最困难的时候,勇敢站出来,担起责任、树立典范,展现了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的良好风貌,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担当。
疫情时刻,他们加入了临时党支部
在贵阳市白云区第一高级中学,来自贵州师范学院的实习生,积极响应党总支的号召,加入了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学们在工作中始终冲锋在前,挺身而出,主动作为,与学校领导及滞留教师一起驻守校园、守护学生。他们参与管理年级学生秩序井然、协调师生线上教学有条不紊;辅助班主任管理班级认真负责,帮助同学们监测体温、收集信息精准到位;师院学子化身防疫工作者,凌晨3点就坚守在核酸检测的第一线;驻班值守,全身心陪伴学生,站在防疫宣传的最前沿。手与手相牵,心与心相连,在白云一高的校园里处处都闪现着他们的付出与担当。
凌晨四点多,第九轮核酸检测完毕,实习生集体合影
在临时党支部组织下,有序组织开展核酸检测
不同岗位不同职责
志愿活动——收获第一个教师节礼物
自修文县静默化管理以来,扎佐中学暂停线下教学,396名学生滞留校内,来自贵州师范学院的实习生志愿者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管理,每天前往学生宿舍开展核酸抗原检测,负责在校人员核酸检测点信息登记,参与纪律组织等疫情防控任务。中秋节、教师节双节当天,积极开展和组织在校学生举办小型晚会,把节日的祝福和温暖送到师生手中。
入社区,协管理,既是实习生,又是贴心人
一个人可以照亮一条路,一群人可以温暖一座城,“志”在心中,“愿”在行动!因突如袭来的疫情,在北京世纪国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实习的学生表示,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尽绵薄之力,不留遗憾,不负青春。在志愿服务中,他们每天五点集合,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团队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前准备。在采样过程中,有序组织,上门通知,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对于社区居民中老年人不会团购、家有病人需入院、没有婴幼儿奶粉的特殊情况,及时与社区沟通,让困难居民得到帮助和解决方案。此外,向宣传居民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新冠的危害,劝返小区楼下居民。
入户调查,排忧解难
同心战“疫”,党员先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作为中共党员、作为兴隆街69号佰路园小区的一员,这正是践行初心与使命的重要历练。贵州师范学院的实习生李春艳、何冬娟踊跃报名,参加了箭道社区志愿服务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她们穿上全套防护服,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在出入卡点值班站岗,处理紧急情况,联系当地派出所民警送居民就医等等。亲身体验更加坚定了她们投身到社区志愿服务的决心,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她们表示,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李春艳、何冬娟志愿服务
服务家乡,绽放师院风采
有一份光那就发一份热,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能尽微薄之力!8月7日至今,身处海南儋州的贵州师范学院实习生,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队,认真学习了采集核酸的方法和自我防护的要求,积极参与了每一次全市大规模核酸采集工作。符爱燕同学负责居民核酸检测信息采集、扫码登记、拍照识别健康码,同时入户帮居家隔离、行动不便、身体状况不适的人员采集核酸。海南湿热,尽管穿上防护服后汗流浃背、不能喝水、不能入厕,同样的动作和事情要重复上千遍,她仍能耐心细致的进行长时间的志愿服务,再次体现了师院学子能吃苦、不怕艰辛的优秀品质。
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贵州师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有热情、有爱心、有勇气、更有担当。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同学们在共同“抗疫”的日子里谱写了师院精神的美丽篇章!
文/杨通槐 聂冬梅 图/各学院 审核/邓琴